发布时间:2025-03-03 21:28:00
按供电方式划分
有源标签:内置电池,主动发射信号,读写距离可达 100 米以上,适合远距离识别(如物流追踪、停车场管理)。但成本高、体积大,电池寿命有限(通常 3-10 年)。
半有源标签:电池仅维持芯片工作,射频通信依赖阅读器能量。兼具远距离和低功耗,寿命较长(如资产追踪)。
无源标签:无电池,依赖阅读器射频能量供电,成本低、体积小、寿命长(10 年以上),但读写距离短(通常 <10 米),适合零售、图书管理等场景。
按工作频率划分
低频(LF,125-134kHz):穿透性强,适合金属、液体环境(如动物耳标、门禁卡)。
高频(HF,13.56MHz):读取速度快,适合图书管理、身份证等。
超高频(UHF,860-960MHz):远距离识别,适合物流、仓储。
微波频段(2.45GHz/5.8GHz):高速率,适合电子收费系统(ETC)。
按封装形式划分
柔性标签:如铜版纸、热敏纸、PET 材质,用于商品标签、固定资产管理。
硬质标签:如 PCB、ABS、玻璃材质,抗金属干扰,适合工业设备、工具管理。
特种标签:扎带标签(物流)、动物耳标(畜牧业)、洗衣标签(耐水洗)等。
明确应用场景
物流 / 仓储:选择超高频无源标签(远距离、抗干扰)。
零售:高频或超高频柔性标签(小尺寸、低成本)。
金属环境:抗金属标签(如 PET 或 PCB 材质)。
医疗 / 食品:耐高温、防水标签(如合成 PP 材质)。
性能参数匹配
读写距离:无源标签需考虑阅读器功率和天线设计;有源标签需平衡电池寿命与发射功率。
抗干扰能力:复杂环境(如多标签、金属干扰)需选择支持防碰撞算法的标签。
存储容量:根据数据需求选择(如单品追踪需大存储)。
成本与维护
初期成本:无源标签成本***(约 0.1-1 元),有源标签较高(10-100 元)。
长期成本:有源标签需定期更换电池,无源标签免维护。
技术兼容性
确保标签与现有读写器、系统兼容(如协议匹配:*** 18000-6C、EPC Gen2)。
关注数据安全(如加密功能)和扩展性(如集成传感器)。
低成本、短距离场景:优先选择无源标签(如零售、图书)。
远距离、高动态场景:考虑有源或半有源标签(如物流、资产追踪)。
特殊环境:选择抗金属、防水、耐高温的定制标签。
复杂系统:咨询专业厂商,进行现场测试(如标签在实际环境中的读取稳定性)。
通过综合评估需求、技术和成本,可化 RFID 系统的效率与价值。